从前三代热水器来看,制热设备的发展围绕着能效比前进。毕竟能效比在大部分时候代表的就是经济上的支出。能效比高,经济支出少,削减了日常开支,减小了经济压力,百姓自然开心愉快。而最新第四代空气能热水器在能效比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空气能热泵原理跟电热水器不一样,它把空气中的热量QA吸收后,利用压缩机耗电QB做功,把热量转移到热水中,因此设备的耗电量只有QB,产生的热量QC=QA+Q,远远大于耗电量。而且不受天气影响,全年都可以提供热水,还能应用于采暖,比太阳能热水器更灵活。
在热泵里有一个概念叫制热能效比COP。COP=设备产生的热能/设备消耗的电能,空气能热泵由于制热过程加入了大量的空气能,因此制热能效比非常高。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,在室温20℃,相对湿度60%~80%的环境下,把初始温度为15℃的水加热至50℃。COP曲线都在4以上。根据科学研究表明,人体洗澡的适宜温度是在37~45℃之间,小于50℃,因此空气能热泵在大部分的时间段里,制热能效比可以高达4.0以上。也就是消耗1KW电,产生4kw热能。相比电热水器不到1.0的制热能效比,要省电75%。
超低温热泵机组与普通热泵机组相比,应用了“喷气增焓”技术,对压缩机进行了改造,把原先热量单级压缩的形式转化为了准双级压缩的形式,提高了热泵压缩机的排气压力,让携带热量去往冷凝器的冷媒数量增多,进而大幅度提升空气能热泵的制热能力。根据实测,在吉林零下25℃的环境下,喷气增焓热泵机组制热能效比可以达到2.0,优于同类采暖设备。喷气增焓技术的出现,让空气能热泵在极寒环境下的经济采暖成为了现实。